來源:http://www.fd816.cn/ 作者:武漢科銳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
古時的詩人,留下的不僅僅是詩,還有各種情緒的酒。陶淵明愛酒,留下了不朽的飲酒詩,“忽與一樽酒,日夕歡相持“。詩仙李白愛酒,斗酒詩百篇,“百年三萬六千日,一日須傾三百杯”。杜甫也有少年酒豪的美譽,“且看欲盡花經眼,莫厭傷多酒入唇”。女詞人李清照無論是明快的少女時期,“昨夜雨疏風驟,濃睡不消殘酒”。還是國破家亡,淪落天涯時,“三杯兩盞淡酒,怎敵他、晚來風急”。東坡也愛酒,他一生坎坷,仕途艱難,變了又貶,足跡遍及半個中國。可是,他豁達開闊,大放大暢,不在乎人生的苦難。這與他從酒那里取得膽識、性情不無關系。“酒醒還醉醉還醒,一笑人間今古”。他在《行香子》詞中又寫道:“浮名浮利,虛苦勞神。”“幾時歸去,作個閑人,對一張琴,一壺酒,一溪云。”
分享四首東坡關于酒的詩,希望可以學到他的部分處世哲學。
水調歌頭·明月幾時有
丙辰中秋,歡飲達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懷子由。
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。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。
轉朱閣,低綺戶,照無眠。不應有恨,何事長向別時圓?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
這首詞作于中秋望月時,懷念弟弟蘇澈。皓月當空,孤高曠遠,思緒紛飛,從我到月,從月到我,從現實到神話,從神話到現實。一邊賞月一邊飲酒,一是遣懷,二是“兼懷子由”。
江城子·密州出獵
老夫聊發少年狂,左牽黃,右擎蒼,錦帽貂裘,千騎卷平岡。為報傾城隨太守,親射虎,看孫郎。
酒酣胸膽尚開張。鬢微霜,又何妨!持節云中,何日遣馮唐?會挽雕弓如滿月,西北望,射天狼。
這首詞就更加的氣概豪邁,一個“狂”字貫穿全篇。詞人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,多角度、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、志在千里的疏狂與豪氣。
望江南·超然臺作
春未老,風細柳斜斜。試上超然臺上望,半壕春水一城花。煙雨暗千家。寒食后,酒醒卻咨嗟。休對故人思故國,且將新火試新茶。詩酒趁年華。
這首詞兼有豪邁與婉約之風,通過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的變化,表達了詞人豁達超脫的襟懷和“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”的人生態度。這首詞中,最喜歡的就是且將新火試新茶。詩酒趁年華。
臨江仙·夜飲東坡醒復醉
夜飲東坡醒復醉,歸來仿佛三更。家童鼻息已雷鳴。敲門都不應,倚杖聽江聲。
長恨此身非我有,何時忘卻營營。夜闌風靜縠紋平。小舟從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
這首詞作于東坡黃州之貶的第三年,“烏臺詩案”后,九死一生,黃州是東坡創作生涯中的新生之地。全詞風格清曠而飄逸,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,是他不滿世俗、向往自由的心聲。
頃在黃州,春夜行蘄水中,過酒家飲,酒醉,乘月至一溪橋上,解鞍,由肱醉臥少休。及覺已曉,亂山攢擁,流水鏘然,疑非塵世也。書此語橋柱上。
照野彌彌淺浪,橫空曖曖微霄。障泥未解玉驄驕。我欲醉眠芳草。
可惜一溪明月,莫教踏破瓊瑤。解鞍敧枕綠楊橋。杜宇一聲春曉。
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詞,作于蘇軾貶謫黃州期間。詞人在詞中描繪出一個物我兩忘、超然物外的境界,自然風光和自己的感受融為一體,渾然忘我,在詩情畫意中表現自己心境的淡泊、快適,抒發了他樂觀、豁達、以順處逆的襟懷。
讀蘇軾的詞,可以醫心;品蘇軾的人生,讓人奮發。當我們走近這位“性情中人”,再讀“歸去,也無風雨也無晴”這樣的詩句,便有了一種“惆悵東欄一株雪,人生看得幾清明”的感懷、豁然與洞明。